找到相关内容6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儒家

    第三,游文于六经;第四,留意于仁义;第五,宗师仲尼。要确定儒家的具体内涵,就必须明了儒家的这五个特征。  所谓助人君顺阴阳,指的是主持、参预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。我们知道,阴阳问题一直都是中国人关注的基本...;有民心之拥护,得天下就不难了。  所谓游文于六经,指的是儒家皆以六经为依止,不为超出六经之事。六经指的是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这六部中国古代典籍,是儒家的根本经典。在先秦,...

    恒毓(博士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743096.html
  • 众经目录五卷

    一卷 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 大隋开皇年崛多译。  右六经同本异译 前世三转经一卷 银色女经一卷。  右二经同本异译 和休经一卷 太子刷护经一卷。  右二经同本异译 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一卷 金刚秘密... 右六经出华严经 佛说金刚藏问菩萨行经一卷 渐备经一卷。  右二经出渐备经 名字功德品经一卷。  右一经出涅槃经 大智度无极经四卷 智度无极譬经三卷 总摄无尽义经二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经一卷 般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545768.html
  •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――以张载和徐敬德为中心

    着重从伦理上批佛、老。张载曾出入道教和佛教,然后又反诸《六经》,他说:  某向时,说以为已成,今观之全未也。然而得一门庭,知圣人可以学而至。注4   从而悟到儒学的道。对当时的佛教学家和儒学家迷恋于佛教的态度,张载的弟子范育曾指出:  自孔孟没,学绝道丧千有余年,处土横议,异端间作,若浮屠老子之书,天下共传,与《六经》并行。而其徒侈其说,以为大道精微之理,儒家之所不能谈,必取吾书为正。世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0656027.html
  • 格物与致知——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

    圣人之径也.或曰警也,以警觉乎我也.《传说》曰:「学於古训.」夫学觉也,警觉之谓也.是故六经注我心者也,故能警觉吾心.……是故能开聪明扩良知,非六经能外益之聪明良知也,我自有之,彼但能开之扩之而已也.如梦者醉者呼而觉之,非呼者外与之觉也,知觉彼固有之也,呼者但能觉之而已也.故曰六经觉我者也.今之谓聪明知觉不必外求诸经者,不必呼而能觉之类也;今之忘其本而徒诵六经者,展转丧志於醉梦者之类也.不呼而觉之类...

    郑宗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8.html
  • 隋唐之际〈遍师孔释〉的风习

    此方,则可云儒适。老子“道”“德”两篇与儒家六经,“总而合之,则同属儒宗”(《续高僧传》卷24“道安传”),道安把中华文化统归于儒学而与佛学相并列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沙门。自削发缁流,…….内求三藏之实,外综六经之微。祖以谋孙,初闻遗旨;兄之戒弟,再有忠告。……曳长裾,游太学,……寻以进士甲科,拜河南府参军事”(《唐故河南府参军范阳张府--------------...

    张 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946102.html
  • 自然科学、哲学、佛教:在认知方式上的统一

    。因此科学的假说模型是精致的模型,而哲学的模型则是一个大框框,是粗糙的模型。所谓的思辨验证,就是在理性思考时结论(假说模型)与观察到的事实相符合。典型的例子是陆王心学学派的表述:六经皆我注脚。意思是用六经中的观点来对照,它们都是符合我们的哲学观点的。  第三是佛教认知模式:佛教的认知模式比科学和哲学复杂得多。我们先来看看如下一些佛教概念的含义,就可知道佛教的大致认知方式与特点了。  首先来看“谛”...

    宣昶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3046343.html
  • “独化”启“即色”

    ’,真性也,夫任物之真性者,其迹则六经也。况今之人事,则以自然为履,六经为迹”(《庄子·天运注》)。郭象认为,儒家的“六经”不过是事物的“真性”(自然)的表现而已。这种“所以迹”也是“无迹”,“所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3555567.html
  • 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

    至正二六年,即公元一三六六年,朱元璋正在称吴王的第三年。即诏求遗书,如史载:  上谓侍臣詹同等曰:三皇五帝之书,不尽传于世,故后世鲜知其行事。汉武帝购求遗书。而六经始出。唐虞三代之治,始可得而见。武帝雄才大略,后世罕及。至表章六经,开阐圣贤之学,又有功于后世。吾每于宫中无事,辄取孔子之言观之,如“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”,真治国之良规。孔子之言,诚万世之师也。  又命侍臣书《大学衍义》于两底壁间。曰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3961112.html
  • 怎样持经修定——印光大师开示

    发现耳。当以念佛为主,阅经为助。〖若法华,楞严,华严,涅槃,金刚,圆觉。或专主一经,或此六经,一一轮阅,皆无不可。而阅之之法,断断不可不依吾说,而苟且从事。致令不思议利益,由肆无忌惮并分别妄情而失之。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止观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0019137727.html
  • 王绍璠:中国禅文化对儒、释、道的影响

    ”  幸得荀子之功,他老人家把属于传统大众的“六经”变为儒家之学而流衍后世,因此才有《荀子?尧曰》篇中弟子们对荀子的称述:“孙卿不及孔子则不然。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数,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,所存者神,...

    王绍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5550697.html